2025-03-25 |
前言
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,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就拿消费这件事儿来说,各种借贷软件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其中花呗的出现,更是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消费习惯。
可这看似美好的超前消费背后,却隐藏着危机。
不少人在使用花呗购物时,一时冲动,完全没考虑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,等到还款日期来临,才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偿还。
数据显示,花呗已经借出了上千亿元,但是其中,有一些无法偿还的用户,他们选择“还款”的方式非常特殊,那就是把花呗卸载。
那么,这些人的最终结局会如何?
花呗:互联网金融的“宠儿”
从花呗上线到现在,用它的人一直都在增加,特别是年轻人,简直成了用花呗的主力军。
你走在大街上,随便拉几个年轻人问问,十有八九都用过花呗。
为何这么多年轻人都使用过花呗,这其中其实有很多原因。
对于很多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或者工资并不多。
但是遇到一些心动的商品,比如穿一些大牌衣服、买一部新款手机,在这种情况下,借贷就成为了满足他们消费欲望的办法。
而花呗这个借贷平台背后属于支付宝,支付宝大家都熟悉,是由马云团队一手创建的,在海内外都很有名气。
并且在安全方面做的也很好,不管是支付时候的的信息加密,还是对用户隐私的保护,都很让人放心,所以很多年轻人更愿意使用花呗消费。
再加上现在各种购物APP,为了让大家买东西,平台和商家就会推出各种优惠券、满减活动。
就像“双十一”、“618”这些购物节的时候,很多年轻人就会被优惠券和折扣冲昏头脑,疯狂买东西。
有些东西自己可能并不是特别需要,但想着有优惠券,不买就亏了,然后自己没那么多钱,就会用花呗下单。
比如说大学生小王,本来只想在网上买本学习资料,结果看到平台上电子产品的优惠券,再加上商家说 “限时抢购”,没忍住就用花呗买了台平板电脑。
买回去之后才发现,自己根本没多少时间用,还背上了花呗的欠款。
而且花呗平台为了刺激用户借贷,也会和购物平台联手。
比如,支付的时候花呗付款会有红包,很多人为了更便宜,就会开通花呗,这就会中了花呗的圈套,从而惹上债务。
很多人也会注意到,支付宝付款有时会优先让用户选择花呗支付,很多人都没有注意,就在无形之中,提前消费了不少东西。
但是,这些超前消费会让有些用户逐渐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。
根据统计,差不多有超过300万用户都没有办法按时还钱,一旦逾期,花呗就会按一定比例收利息。
时间一长,这些利息就会越积越多,债务压力也就越来越大。
有些用户发现自己还不上花呗欠款的时候,就想着从其他平台借钱来还花呗,可这样做只会让债务越来越多,陷入恶性循环。
他们也不敢跟父母说,害怕父母的责怪,这时候他们就直接开始“摆烂”不打算把欠的花呗还掉。
眼不见为净,他们甚至还直接把软件给卸载了!
他们天真地认为,只要把花呗软件从手机里删除,就好像切断了与债务的联系,那些欠款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消失不见。
于是,他们毫不犹豫地点击卸载,试图用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来摆脱还款的困扰 。
小李就是其中的一位。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,收入不算高,但在花呗的诱惑下,逐渐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。
他看到同事买了新款的手机,自己也忍不住用花呗分期购买。
看到朋友去高档餐厅聚餐,他也不甘示弱,用花呗付款。
渐渐地,他的花呗欠款越来越多,到了还款的时候,工资根本不足以覆盖欠款。
他看着还款提醒,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,最终,他选择了卸载软件,以为这样就能一了百了。
像小李这样的用户并不在少数,他们对金融借贷的规则缺乏基本的了解,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逃避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反而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他们以为卸载软件就可以让平台找不到自己,却不知道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,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和幼稚。
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现在是信息时代,你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都在支付宝上,所以官方要找到你还是很容易的。
借贷记录和支付宝账号是绑在一起的,卸载软件只是看不到了,但债务还在。
这就好比你跟别人借钱,把借条藏起来,债务关系也不会消失,借钱的人必须得还钱,这是躲不掉的。
而且一旦你逾期还款,平台也不会坐实不管,平台会根据你开通花呗时留下的电话手机号联系你,催你还款。
要是电话打不通,就发短信提醒,不过这是在逾期还款初期的时候,你的生活还没有被打扰,但是你一直不还钱,后果就会很严重。
信用受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,在现代社会,个人信用就像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,是我们在金融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。
一旦用户选择卸载软件拒绝还钱,逾期不还,将会对个人信用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,可谓是 “一处失信,寸步难行”。
以芝麻信用为例,一旦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,芝麻信用分就会马上降低。
现在芝麻信用分在生活里用处可大了,好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评估业务的时候,都要看芝麻信用分。
信用分一降低,你再想去其他平台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,大概率会被拒绝。
就算运气好申请成功了,能拿到手的额度也会少得可怜。
而且,芝麻信用分可不只是在金融方面起作用,和咱们日常生活服务也有关系。
比如,低芝麻信用分可能导致用户在租房时无法享受免押金服务,在使用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产品时受到限制,甚至在一些酒店预订、在线购物平台上也会失去一些优惠和特权。
更为严重的是,随着花呗与央行征信系统的逐步对接,逾期记录将被上报至央行征信。
央行征信是我国最权威的信用记录平台,几乎所有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、信用卡等业务时,都会查看申请人的央行征信报告。
一旦征信报告上出现花呗逾期记录,就如同一个污点,会让你在金融机构眼中成为高风险客户。
如果这些你都不在乎,继续不还款,那么花呗平台的催收力度也会越来越大。
催收公司会想各种方式来联系你,除了打电话、发短信,还会上门找你,甚至去你工作的地方找你。
你会被这些催债人搞得身心疲惫,工作的时候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,工作效率直线下降,说不定最后连工作都保不住。
要是你一直拖着不还钱,最后肯定会被起诉。
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借款人与花呗平台之间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,借款人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款。
如果借款人拒绝还款,花呗平台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。
一旦被起诉,你很可能会败诉,不仅要偿还本金和利息,还可能需要承担逾期罚息、违约金以及花呗为追讨债务而产生的相关法律费用,如律师费、诉讼费等。
这些额外的费用会让用户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,原本可能只是一笔不大的欠款,最终却可能因为各种费用的叠加而变得难以承受。
在法律判决生效后,如果用户仍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,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。
这包括但不限于冻结用户的银行账户、查封扣押用户的财产,并进行拍卖变现以偿还债务。
同时,用户还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,禁止进行购买不动产、旅游度假、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高消费行为。
更为严重的是,对于情节严重的恶意逃债行为,用户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,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。
而且,一旦被花呗起诉并留下法律诉讼记录,这将成为用户个人信用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污点,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、商业合作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。
在当今社会,信用已经成为个人和企业的重要资产,一个有法律诉讼记录的人,在求职、合作、创业等过程中,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质疑和排斥,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。
而且更为严重的是,你会成为失信人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老赖”。
成为 “老赖” 后,你就会面临更多的限制。
出行方面,不能乘坐飞机、高铁等高级别交通工具,只能选择普通列车的硬座或长途汽车。
消费方面,不能在星级以上的宾馆、酒店、夜总会、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,不能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、扩建、高档装修房屋,甚至连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限制。
以后子女要是想报考那些对政审要求特别严格的公务员岗位,或者想去国企上班,父母的失信记录就会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。
这时候你再想后悔,这一切就都晚了。
别让欲望 “贷” 走你的未来
花呗借出上千亿后遭遇的用户逃避债务问题,不仅是对花呗自身风控能力的一次考验,也是对广大用户金融素养和诚信意识的一次警示 。
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时,我们更应保持理性消费和按时还款的习惯。
同时,花呗等金融机构也应加强用户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,帮助用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借贷观。
比如,可以在用户开通花呗时,以更加清晰、易懂的方式告知用户借贷规则和逾期后果,让用户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。
此外,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,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环境。
总而言之,卸载花呗软件拒绝还钱的行为是徒劳无益的。
它不仅无法逃避债务问题,反而会让用户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。
因此,在面对还款压力时,我们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按时履行还款义务,以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和未来的金融生活。
我们要明白,每一次的借贷都是一份责任,每一次的还款都是对自己信用的维护。
在使用花呗等金融产品时,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克制,根据自己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消费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时,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,让金融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。
结语
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选择,让欲望 “贷” 走你的未来。让我们珍惜信用,理性消费,诚信还款,共同创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金融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