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7 |
周五晚间,一则"2025年粗钢产量不高于9.54亿吨"的传闻引爆市场。尽管统计局数据已显示2024年粗钢产量调整为10.05亿吨,但市场仍以螺纹钢期货增仓13万手、铁矿减仓2.5万手的极端分化走势回应,出现了螺纹大涨,铁矿大跌的盘面反应。
这种"螺强矿弱"的格局,恰似2021年粗钢平控政策初期的市场缩影——彼时钢材价格在政策预期中扶摇直上,废钢价格却经历"五连涨后断崖式下跌"的过山车行情。
当前的市场反应凸显了钢材市场的三大矛盾
数据逻辑崩塌:按传闻压减5000万吨推算,需全国钢厂月均减产超400万吨,但头部企业同期公告逆势增产2.3%,形成限产政策预期与钢铁企业经营自主性之间的割裂;
地方上保GDP和限产政策的矛盾:不少省份产量逆势增长,在GDP考核压力下,"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"的戏码是否会重演,地方有配合的可能性吗?
出口与内需倒挂:关税大战背景下,海外反倾销调查导致或将出口转内销压力激增,而地产用钢需求仍同比下滑,如果不限产,后期内需能否维持产量压力?
另外也有专业人士认为,当前粗钢限产可能的实现方式是查产量瞒报。2024年通过清理"僵尸产能"隐性压减粗钢产量,这种"数字游戏"可能成为政策执行新抓手。若全面清查高炉容积虚标、能效数据造假,中小钢厂或将面临被动减产,但最终如何,还需要观察是否有具体的限产政策方针。
限产政策对废钢市场的"双刃剑"效应
回溯2021年粗钢平控政策,废钢市场经历"先扬后抑"的剧烈波动。政策初期,钢厂恐慌性补库推动废钢价格单月涨幅超20%,但随后因减产执行导致废钢日耗骤降,叠加铁矿价格坍塌,废钢价格较峰值回落近3成。
而当前市场面临更复杂的产业环境:一个是2025年电炉钢占比需要大幅提高,废钢需求刚性增强,在绿色低碳炼钢背景下,长流程钢厂进一步提升废钢用量,以使得钢铁产品符合绿色要求,长流程钢厂仍牢牢掌握废钢的定价话语权。
下周关注焦点:废钢五一补库与政策验证的"时间差"
当前市场博弈集中在三个时间窗口:
短期(1-2周):五一节前补库需求释放,华东钢厂库存可用天数下降,或推动短期废钢价格继续反弹;
中期(Q2):若限产政策落地,减产将导致废钢需求环比下降,但电炉钢厂可能受减产影响较小,可能会部分对冲需求的回落;
长期(2025全年):电炉钢占比提升至15%的政策目标,理论上2025年将新增4000万吨废钢需求,但需警惕利润低迷导致的增量延迟,同时仍可对冲粗钢限产对废钢需求的影响。废钢价格可能并不会出现前几年的“只要限产废钢就大跌”的崩塌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