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31 |
近日一连串出了好多消息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突然集体向财政部定向增发,简单说就是财政部直接给这几个银行打钱,总共打了5000多亿。
一句话解释,就是上面准备大放水了。传统放水,也就是增加货币投放,基本都是由央行执行的,比如央行降准降息,实际上就是通过降低利率、降低资金成本的形式,把钱直接撒到大水池子里,但这次是直接扩建水池子了,也就是扩表。
5000亿的资本金,能把水池扩成什么样?按照这几家银行10%左右的资本充足率,也就是银行每增加5000亿的自有资金,就能多放出5万亿的贷款。如果按照我们国家规定的8%的资本充足率安全线,那就能直接放出6.25万亿的水。
6.25万亿什么概念?去年美联储降息之后,我们跟进,通过降准才释放了2万亿的流动性,这次6万亿,堪称核弹级。
这会带来什么影响?毫无疑问的是,钱会变“毛”,很多东西都会涨价。比如你之前100块钱能买10斤肉,但放水后只能买8斤了,购买力明显被稀释。
那等到大家都知道钱要变“毛”会怎么做?要么直接拿出来花了,要么就买各类资产,这很可能让一些资产,比如股票、房子什么的价格上涨。
不过,这些资金正式进入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,对物价的冲击可能会比较温和。而且,这次注资的首要目的可能不是直接放水,而是给银行输血和给银行资产重新定价。
之前的银行信贷,很多都流向了地方债、房地产,而这两个现在的偿债能力都不强。很多银行因为之前的钱没收上来,资本金变少了,所以原来准备给地方、房地产、还有科技、消费领域的贷款,都不敢猛放了。
可问题是,这几个领域现在都缺钱,地方和房地产需要低息资金置换债务,科技、和消费需要低息资金支持扩张,银行不放贷,就可能让这些领域出现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。
这次财政部直接给银行注资,相当于消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。
这次几大行增发还有个地方需要注意,就是统统都是溢价。
中国银行认购价每股是6.05,相比上周五A股收盘价溢价10%,相比港股收盘价溢价接近40%。
建设银行的认购价是每股9.27,相比上周五A股收盘价溢价8.8%,相比港股收盘价溢价48%。
交通银行的认购价是每股8.71,相比上周五A股收盘价溢价18%,相比港股收盘价超了30%。
邮储银行的认购价是每股6.32,相比上周五A股收盘价溢价21.8%,相比港股收盘价超过30%。
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注资了,而是对当下银行股估值的否定,相当于告诉每个市场参与者,你们都低估了中国的银行资产。
这会带来什么影响,懂的都懂。